莫言小说《红高粱家族》的12个冷知识

2周前酒百科6
用耳朵听名著,莫言长篇精选有声剧上线

莫言小说《红高粱家族》的12个冷知识在一次文艺创作讨论会上,老一辈作家提出了一个问题,就是他们那辈人经历过战争,但是已经没有精力去创作了,而年轻的作家有创作精力,却没有战争经验,在这种情况下,年轻作家该如何创作呢。 莫言认为,没有经历过战争也可以写战争。但是他的想法受到了一些作家的质疑。

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可行,他决心创作一部与抗日有关的小说。

中篇小说《红高粱》就是在这种契机下创作出来的。

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的著名作家,代表作有《百年孤独》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等。

在不少文学资料中,都提到了莫言的《红高粱家族》是受到了马尔克斯作品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。

据莫言说,《红高粱家族》的第一部作品《红高粱》是在1984年完成的,而他初次接触到马尔克斯的《百年孤独》是在1985年,那个时候他正在写《红高粱家族》的第三部作品《狗道》。

所以,关于《红高粱家族》是受马尔克斯作品影响的说法,并不准确。

在发表《红高粱》时,曾有一段小插曲。

那时,《人民文学》的编辑朱伟看到莫言的作品《透明的红萝卜》之后,非常看好莫言,觉得莫言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。

莫言曾和朱伟说他打算写一部抗战小说,朱伟非常感兴趣,对莫言说“你这个写完后一定要给我”,莫言说没问题。

等到莫言写完这部中篇后,《十月》的老编辑张守仁先生看到了摆在莫言桌子上的稿子。

他拿回去看过之后,说想把小说发表在《十月》上。

为了争夺这篇小说,最后甚至惊动了杂志社的领导。

最终,小说还是发表在《人民文学》上。

莫言萌生了写一部抗战小说的想法之后,就想到了家乡的高粱。

他小的时候,每到夏季,家乡的雨水就特别多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地里种矮杆庄稼就很难存活。

所以,村民就种植了大片的高粱。

莫言想到,高粱植株高大,隐蔽性强,很适合作为绿林好汉的屏障。

就这样,他把高粱地作为小说故事展开的“舞台”。

这是莫言根据一个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。

离他老家村庄六里路远的一条河流上,有一座很小的石桥。

1938年,在那里发生过一场战斗。

当时,游击队在桥头把铁耙齿朝上埋在地里,然后埋伏在河堤两侧。

鬼子的汽车驶过石桥时,轮胎被铁耙扎破。

这次战斗取得了胜利,游击队消灭了鬼子的一个队,烧毁了鬼子的三辆汽车,缴获了很多重武器。

小说的主线就是余占鳌带领弟兄们在墨水河大桥伏击鬼子,和真实的历史事件基本一致。

这个问题很有必要解释清楚。

小说中的“我奶奶”九儿、“我爷爷”余占鳌、“我父亲”豆官,并非是以莫言的爷爷奶奶等为原型创作的。

总体来说,他们都是莫言想象出来的人物。

比如九儿,在小说里她是了不起的女中豪杰。

可现实中莫言的奶奶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,并没有九儿那样的传奇经历。

莫言之所以创作出这些人物,是因为他觉得“我们需要一种阳刚之气,需要有一种敢想敢做,敢担当的勇气”,他希望通过这些小说人物,来唤起我们昂扬的英雄气概。

当然,在一些小的细节上,莫言的确会把自己家人的经历安排到小说人物身上。

小说中,九儿的父母为了钱,将九儿嫁给了麻风病人。

这个细节是源于莫言一个堂姑的亲身经历。

她的父母也是为了钱,将她许配给患有传染病的人,断送了她一生的幸福。

**《红高粱》里,高粱酒都是红色的。

其实在小说里,并非如此。

小说中,鬼子要抓九儿家的黑骡子去修路,罗汉为保护东家财物,出来阻挠,被鬼子割伤了头皮。

鬼子看见九儿之后,起了歹意。

标签: 小说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